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潘毅 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幾天來,中國之聲一組“煙臺大學餐廳保潔員吃學生剩飯,提醒學生節約糧食”的報道,引發了全社會的熱烈關註。
  說起浪費,責任也不全在消費者身上,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餐飲業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2億人口。餐飲業中的浪費現象已經成為糧食節約中的一大短板。作為經營者,在節約用餐的過程中,又能做出哪些貢獻呢?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飯菜上桌,已經是完成了銷售過程,無論顧客吃還是不吃,對他們影響也不大,但是也有人說,當前的顧客擁有更多的選擇範圍,更註重自己的感受,他們更願意在用餐過程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種類和分量,而不願意讓自己遷就飯店和食物——而當“用戶體驗”在看似最傳統的餐飲中閃現,到底該定義為“吃飽吃好”,還是有著其他的獨特內涵?
  自助餐金錢豹某分店領班小李說,比起中餐,他們自助餐更怕顧客浪費。為了防止浪費,他們從採購一端就有著嚴格的量化。
  小李:看當天的預定,還有看去年的同期,我們有個大表,跟去年同期比較,大概能估出來個數字。
  但是即便嚴格控制,小李說,一定的浪費也在所難免。
  小李:實在多出來的話,我們就給職工吃,十點吃職工餐,再多就只能倒掉了。
  有一種用戶體驗是給你吃的自由,就像自助餐,而還有一種用戶體驗,是給你“不吃的自由”。眉州東坡酒樓是北京最早實行可以點“半份菜”的飯店之一,酒店中關村店經理裴紅艷說,半份菜實行快一年的時間,但營業額卻沒有減少,反而多了不少回頭客:
  裴紅艷:我們給客人點菜的時候服務員提醒,客人是很高興的,也樂意。比如老媽蹄花,有半份的有一份的,如果兩三個人的話,我們就建議他點半份菜,以免浪費。如果吃不完我們提供免費的打包盒,半份菜也就30%~40%吧。
  在裴紅艷看來,半份菜是給了顧客選擇“少吃”的權利,既讓顧客找到了“量身打造”的尊重,也是量力而行,減少浪費。
  裴紅艷:顧客感覺都挺好的,點的還挺多的,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浪費的情況,也沒有客人沒吃完一大盤子菜剩在那的情況。因為要始終想著你給他點這菜的時候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想,而不是為了怎麼著,客人肯定會很高興的。
  而在高校食堂,“用戶體驗”的原則也依然流行。上周,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第五餐廳值班主任張繼惠,因為在食堂的意見簿上耐心回覆學生留言,迅速走紅網絡,被網友親切稱為“有愛食堂大叔”。張繼惠說,只要學生提出意見,食堂都會儘量滿足。
  張繼惠:都很簡單,比如有同學說今天的苦瓜沒有炒熟、要吃水煮肉片,我就回覆會有的。其實很簡單的事情。
  這個食堂自今年3月初設立了意見簿,就餐的師生可以就飯菜的種類、味道以及食堂的服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在意見簿上留言。寧波大學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張紅波說,設立意見簿,現在學校每天的餐廚垃圾較以前減少了30%以上。
  張紅波:在食堂裡面挑菜的時候,基本上能夠找到他想吃的,比如說他意見提出來想吃那幾個菜,當然這個意見也可能是寢室里討論出來的意見,從節約方面考慮的話,因為點的菜學生都喜歡吃了嘛,浪費的現象就少了很多。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叢虎認為,從消費者的角度,追求用戶體驗無可非議,但他也不建議商家一味地縱容消費者過度消費,認為商家應該盡到提醒義務。
  王叢虎: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好多人認為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所有權就在我,這是根本的,實際上我們從宏觀角度看,儘管您是自己買的,但是資源是公共的,公共資源總體上有有限性,雖然是你買的,但是是公共資源的大盤子里買的,也是浪費,同樣也是一種不光彩的行為 。
  厲行節約,餐飲業經營者們又應該做出哪些努力?這個話題在微博微信上也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微博網友雙榮的幸福生活說:自助餐的經營模式能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作為經營者們選擇這種經營方式沒有錯,但首先應該盡到提示的職責,同時更應該在消費者們就餐前就明確規定糧食浪費在多少重量以上時就要進行相應的罰款。
  走出物質短缺的時代,我們還需不需要節儉?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儉?中央台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讓節儉成為共識》,文章指出,小到一個個人,大到一個國家,節儉勤勉,只會贏得尊重;奢糜享樂,早晩會被時代拋棄!在新的歷史時期,居安思危、永不滿足不僅是一種必須,更應該是根植於我們每一個人靈魂深處的一種精神,它是勉勵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在民族復興道路上不屈向前的動力源泉和堅強支撐。  (原標題:餐飲業年浪費糧食可養活2億人 被指縱容過度消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28huvc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